引言:为什么流产背后常藏着荷尔蒙的“隐形作用”

在许多流产案例中,尤其是早期流产,女性常常会问:“我没有剧烈运动、没有吃药,也按时产检,为什么还是失去了?”事实上,流产往往不是外因所致,而是源于体内激素系统的微妙失衡

这些失衡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,却悄无声息地干扰着胚胎的发育环境、着床稳定性与免疫耐受力。第二春妇女诊所的统计发现,在我们的早期流产门诊中,有接近一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分泌异常,尤其是黄体功能不全、孕酮不足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最为常见。

流产的常见原因有哪些?激素问题占多少比重?

医学上将流产原因大致分为五类:遗传、结构性异常、感染、免疫问题与内分泌失调。其中,激素类异常在早期(<12周)流产中占据30%–50%的比例

常见的激素类风险因素包括:

  • 孕酮(黄体素)水平偏低

  •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上升缓慢

  •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

  • 垂体泌乳素过高(高泌乳素血症)

  • 卵巢功能下降或激素轴紊乱(如多囊卵巢综合征)

这些激素在妊娠早期承担着营养供应、着床维稳、免疫调节等重要功能,一旦紊乱,即使胚胎本身正常,也可能因“环境恶化”而终止发育。